“現在每日轉爐煤氣月噸鋼回收量持續穩定在140m3以上,較之前指標大大提升,這比我們4月初制定的月噸鋼煤氣回收量目標提高了近5m3……”呂梁建龍煤氣作業區作業長指著電腦上閃爍的數字興奮地說道。而在一個月前,該公司煤氣日回收量還徘徊在130m3/t左右,不僅消耗著煉鋼工序生產“本錢”,也著實讓新生產線“頭疼”。
隨著呂梁建龍新產線產能得到釋放,煤氣出現供不應求、65MW發電機組也無法滿負荷運行的情況。為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降本增效,呂梁建龍成立了攻關小組,向月噸鋼回收135m3煤氣的目標發起攻關,并將提高噸鋼轉爐煤氣回收指標與降低各工序煤氣單耗作為首要攻關項目。

轉爐煤氣質量好壞及回收量的多少與鐵水碳含量、鋼水碳含量(鋼種)、轉爐氧槍吹煉、一次除塵、轉爐風機、煤氣柜回收系統等設備有著很大的關系。為實現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將煤氣回收量真正提上去,呂梁建龍攻關小組將制約煤氣回收工作的關鍵環節進行認真分解,在與集團各子公司對標找差距的同時,現場跟蹤煤氣回收過程,不放過任何一個影響煤氣回收的因素。最終,經過調查發現,導致煤氣回收量低的原因是管控措施與技術措施存在欠缺。找到問題所在,攻關小組迅速組織從管控作業標準性、改善技術措施兩方面對影響煤氣回收的原因進行優化。
優 化 措 施

規范班組管理執行SOP和SIP標準化作業,規范班組管理和優化工序操作.
發揮能源管控作用,杜絕因使用不及時或信息溝通不暢造成的柜滿拒收、放散現象。

優化回收條件參數,將CO起始回收濃度和O?含量進行調整。
當吹氧結束,氧槍提槍后延時10s放散煤氣,以最大限度延長回收時間。
根據企業生產鋼種及吹煉時間優化風機提速、重砣開度等措施,使回收與輸送煤氣設備發揮最大潛能。
通過不斷地摸索實踐,呂梁建龍4月轉爐煤氣回收工作實現質的突破,煤氣回收平均每日142.38m3/t回收量,較改造前增加6.9m3/t。因各工序的定額管控,65MW發電機組實際發電3620.99萬kwh,比計劃多發電607.19萬kwh,月創效達到303.6萬元。
目前,呂梁建龍燒結工序與煉鋼工序煤氣單耗指標均呈下降趨勢。下一步,該公司將繼續以降本增效課題為抓手,不斷推動企業各項指標平穩向優,努力朝著規范、高效的優特鋼企業邁進。 |